圆极化微带天线是一种低剖面的天线元,研究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特性在天线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而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电位置的确定是设计的关键。针对单端侧馈五边形圆极化微带天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简要介绍了微带天线的实现方法,并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多边形微带天线的有效方法——有限元分析法;通过对一个5.6GHz的五边形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设计,给出了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过程,找到了确定馈电点位置的合理方法,采用HFSS软件进行优化设计,进行仿真,给出了合理的仿真结果。
2022-03-31 22:02:17 804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基于左手材料的相位特性,提出了利用集总电容、电感加载构造来得到宽带功分移相器,然后利用该功分移相器结合L型金属棒馈电结构来拓展微带天线带宽,从而设计制作工作频率为1.8 GHz、轴比小于3 dB的相对带宽为40%、S11小于-10 dB的相对带宽为32%(1.40-1.95 GHz)的天线设计方法。
1
设计了一种宽带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天线可应用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和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构建了一种鼠笼形的宽带一分四90°相移功分微带馈电网络,采用缝隙耦合对介质谐振器馈电。天线结构紧凑,其阻抗带宽从1.03GHz~1.82GHz,阻抗带宽为53.2%。低于3dB的轴比带宽从1.09GHz~1.83GHz。半功率波瓣宽度为70°,圆极化波瓣宽度(AR<3dB)超过100°,天线的工作频段覆盖了现有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SNS),适合做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天线。
2022-03-10 12:17:41 285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传统的自相移馈电四臂螺旋天线(QHA)由于最小回波损耗频点和最小轴比频点不在一个频率上,因此,难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同时满足良好的阻抗匹配和圆极化特性.虽然采用功分相移网络馈电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馈电网络尺寸普遍较大,难以应用于手持机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底部带有紧凑的功分相移馈电网络的四臂螺旋天线,可以在宽频带内实现四个输出端功率平衡输出,相位两两相差90度.所提出的馈电网络使得四臂螺旋天线既可以实现宽带圆极化辐射,又具有小尺寸,非常适合GPS、北斗移动手持设备的应用需求.
1
使用线极化波的组合,转换为圆极化波输出的matlab程序
2022-01-24 15:27:44 2KB 线极化波matlab 线极化转圆极化
1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几种实现方法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几种实现方法
2022-01-05 09:30:47 992KB 宽带 圆极化 微带天线 实现方法
1
一款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小型双频段圆极化天线阵列设计,张子健,文舸一,本文研究一款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小型化、双频段2×2天线阵列,工作于北斗系统的B3和B1频段,中心频点分别为1268.52MHz 和 1561.098MHz��
2021-12-30 16:47:35 904KB 小型化天线阵列
1
本文通过使用顺序馈电网络对旋转结构单元进行顺序相位馈电,实现双频带圆极化,再在微带圆极化天线正上方加载四个3×3贴片单元阵列构成超材料覆层,调控微带天线表面激励出来的电磁波,使特定频段的线极化电磁波通过超表面转换为圆极化辐射模式,从而达到扩展圆极化带宽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天线的输入阻抗带宽。使用HFSS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参数优化和仿真分析,并通过制作实物进行测量验证仿真结果,测量结果表明天线|S11|<-10dB的输入阻抗带宽为4.8GHz-5.86GHz,AR<3dB的轴比带宽为4.76GHz-5.69GHz,且在可用带宽内增益稳定,在5.5GHz处可获得最大峰值增益11.6dBic。
2021-12-08 13:51:30 454KB 天线
1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带天线理论得到很大发展以来,由于微带天线体积小、重量轻、馈电方式灵活、成本低、易于与目标共形等优点而深受人们亲睐,在雷达、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圆极化作为微带天线理论和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的运用于雷达、导航、卫星等电子系统中。   由于其特性,使得收发天线间有很强的角度位置定位灵活性,并且能减小信号的多路径干扰和其他的一些影响。此外,宽带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许多优点,是21世纪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从而对通信设备的宽带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宽带天线就是无线通信系统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论文主要针对无线通信中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分析与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在研究中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手段,提出了多种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结构,由于其卓越的宽带性能,成果已分别在本领域最高级别刊物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T Microwaves Antennas&Propagation等上发表,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了双馈电宽带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技术。在对圆极化天线的一般特点和基本要求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微带天线带宽窄的固有缺点,采用了一种由3dB Wilkinson功分器和移相器组成的新型宽带馈电网络,运用L型金属棒进行旋转900近耦合式双馈电,得到了具有宽带性能的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天线的面电流分布及辐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又提出了圆极化微带环形贴片天线。并针对该天线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了全波软件和aggressivespace mapping(ASM)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办法,为天线的结构最优化节省时间和硬件资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研究了四馈电宽带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技术。在对天线双馈电的基础上,对称增加一对L型金属棒进行馈电。这种对称结构有效消除了天线馈电金属棒的辐射泄漏和之间的信号耦合,抑制了交叉极化,扩展了天线的圆极化带宽。并通过仿真和试验进行了验证。 3.研究了四馈电宽带圆极化缝隙天线设计技术。在接地板上开圆形槽进行电磁波的辐射,采用四条微带线进行馈电,不但具有宽带特性,而且具有双圆极化性能。 4.研究了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技术。在对单个宽带圆极化天线研究得到比较充分的结果后,继续对圆极化天线阵进行了研究。采用相位旋转式单馈电形式的馈电结构对天线阵进行馈电,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保证了一定的圆极化带宽的基础上,增加了天线的增益性能,并通过仿真和试验进行了验证.
2021-11-25 21:10:04 3.95MB 微带天线天线阵
1
研究了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用双馈电正方形单元天线实现圆极化、高增益阵列天线的实现方法,并利用Ans-oftHFS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频带内天线增益>13dB。驻波33°,H面波瓣宽度>33°。
2021-11-25 10:28:17 242KB RF|微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