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对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问题,对传统的电导增量法进行融合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导增量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能够快速精准地跟踪最大功率点;有效改善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震荡现象;提高了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在逆变控制方面,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PI环控制,电压外环实现中间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电流内环用于控制输出电流的稳定,两者通过中间直流母线耦合,匹配简单,系统控制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减少了谐波含量,输出电流具有良好的正弦度,且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因而提高了电能质量。最后用matlab对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达到了预定的设计效果。
1
在本文中,针对升压转换器设计并分析了级联控制器。 快速内部电流回路使用滑模控制。 慢速外电压回路使用比例积分 (PI) 控制。 仿真结果表明,参考输出电压在参数变化、系统不确定性或具有快速动态瞬态的外部干扰下被很好地跟踪
2021-12-04 13:03:03 1.47MB matlab
1
利用C语言写的三相逆变器基于PI双环控制的程序代码
2021-11-16 21:36:13 7KB 三相逆变 PWM代码
1
建立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三相逆变器数学模型,提出了以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网电压前馈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案。并考虑光伏组件的效率问题,采用了改进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离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稳定,波形失真度较小,光伏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跟踪效果,在负载突变时,系统能始终维持恒定输出电压。
2021-10-30 11:11:10 459KB 逆变器 SVPWM 光伏 MPPT
1
引言   如今,激光技术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激光器的使用寿命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氦氖激光器被广泛应用在精密计量、准直、导航、全息照相、通信、激光医学等方面。在激光器加速寿命的试验中,准确数据采集的重要保证就是激光管电流的稳定是而激光管的电流能否稳定关键在于电源的输出能否稳定。   本文所设计的氦氖激光电源采用两个半桥逆变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方式为激光器提供击穿电压,单个逆变器可为激光管提供正常工作的电压,采用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策略使得激光管输出电流稳定。   1 电路设计与工作原理   高压直流辉光放电激励是氦氖激光器的主要激励方式,为了使激光管进入正常的辉光放电状态,
1
基于STM32单片机,针对电机的位置环与速度环进行串级PID控制,内附解决思路的文档,是当时学习是节选的一些的相关知识点,比较杂乱,但个人感觉都挺重要。
2021-07-30 16:22:08 6.28MB PID 电机双环控制 STM32
1
PWM逆变器双环控制技术研究pdf,分析比较了单相 PWM 逆变器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和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两种双环控制方式,重点研究了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依据电流内环所采用调节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电流内环采用 P 调节器、电压外环为 PI 调节器和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均为 PI 调节器两种双环控制方式。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控制器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两种双环控制方式均能达到较好的动、静态特性。
2021-07-17 22:42:24 566KB 逆变电源
1
对于LCL滤波的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系统,电网电压畸变会增加网侧电流总谐波。针对该问题,分析了传统逆变侧电流单环控制策略无法有效抑制电网电压畸变对网侧电流的影响。为了增加网侧电流对电网电压畸变的抗扰性.提出了电流双环的控制策略。内环通过PI控制器实现对逆变侧电流的控制,外环通过PI+PR的控制方案完成对网侧电流的控制。通过推导系统的输出导纳的频率响应,分析了在提出方案下,网侧电流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网侧电压畸变的影响。仿真以及100 kW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21-07-05 11:01:43 389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基于双环控制的三相SVPWM逆变器研究的仿真有问题求助-基于双环控制的三相SVPWM逆变器研究.pdf 参照相关文献,对基于双环的三相SVPWM逆变器独立运行的控制策略已经了解,系统采用LC滤波器,参数已选好。逆变器为三相半桥逆变器。控制系统为电压外环电流内环,从三相电压、电流所采来的信号进行3-2变换至dq坐标系下进行控制,且两个坐标之间要进行解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在dq坐标系下)要进行2s-2r变换至alpha beta坐标系进入SVPWM模块(自己搭建的,没有问题)产生开关管信号。坐标变换中的角度给定位100*pi*t(t为系统仿真过程时间)。各环节应该没有原理性错误,坐标变换矩阵应该也没有问题(根据前后幅值不变的原则进行变换)。仿真模型与输出电压波形如图示: 00001.JPG 00002.JPG 如图所示,输出电压的幅值、频率没有问题,就是相位不对,黄线为A相,其他依次类推,比期望的超前了0.005s。是哪里的问题呢?? 如何调节才能使相位满足要求??!!!!! 补充:控制系统中d轴给定即输出电压的幅值311,q轴给定为0。参考文献已上传,大家可以参考。希望大家给出建设性意见或者建议,为了给大家参考,我把模型贴出来供大家分享吧,大家可以看系统解耦,跟控制环路有没有问题!.==|  大家可以加我qq:283893272 ,希望大家多帮帮我。。谢谢了!!
2021-06-02 21:19:15 309KB matlab
1
智能体双环控制,轨迹跟踪,MATLAB代码。
2021-05-27 09:01:44 1KB 轨迹跟踪 MATLAB程序 MATLA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