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VHDL入门很好的资源。 硬件工程师在用VHDL 语言进行电路设计的时候,都非常关心自己所编写的程 序是否是可综合的,即是否能够被EDA 工具自动综合成所希望的逻辑电路。市面 上的其他针对VHDL 语言的专业书籍通常将该硬件编程语言的所有细节都介绍得 非常详细。这让一部分没有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很难判断出哪些内容对设计出一个优 秀的逻辑电路有直接的帮助,哪些语法要素跟逻辑综合相关,哪些无关,从而变得无 所适从。本书侧重于介绍面向逻辑综合的VHDL 程序的编写方法,全面介绍了可综 合的VHDL 语法条款。
2021-07-04 23:36:19 84.3MB VHDL 第3版  (美)拉什
1
做摄影测量的人讲的是精确,本书就是对数值进行分析的——如何确定结果数据来使误差最小!
2021-06-21 18:33:25 3.77MB 数值分析,误差,准确,平差
1
共407页,不是试读的版本,PDF高清。 本书介绍语音信号分析和合成处理的基础、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共10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如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语音信号的数学模型和语音信号感知特性等。 第2章和笫3章介绍语音信号特征分析的基本处理技术,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同态分析、DCT和MFCC分析、小波和小波包变换的分析以及EMD分析等方法。 第4章介绍线性预测分析方法。介绍了线性预测的模型、方程的建立、线性预测的自相关和自协方差解、线性预测的格型法解、由线性预测导出的其他参数和线谱对分析法等。 第5章介绍了带噪语音信号及预处理。介绍了信噪比的概念和带噪语音信号的产生,以及最小二乘法消除趋势项,和数字滤波等。 第6章介绍语音端点的检测方法。首先从能量和过零率导出通用的双门限单参数和双参数的端点检测,接着介绍相关法、方差法、谱距离法、谱熵法、能零比和能熵比法、小波变换和EMD分解法等的端点检测,最后给出在低信噪比下端点检测的方法。 第7章介绍语音信号的减噪。介绍了利用自适应滤波器减噪、基本谱减法和改进谱减法的减噪,以及维纳滤波减噪等方法。 第8章介绍语音信号的基音检测技术。首先介绍了在基音检测中的端点检测和预滤波,接着分别介绍了倒谱法、自相关法、平均幅度差函数法和线性预测等方法的基音检测。这些方法中虽在基音检测后都进行了平滑处理,但在基音周期中都会有野点发生。作者提出了主体延伸的基音检测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处理步骤,改善了基音检测的结果。在本章的最后介绍了带噪语音的基音检测技术。 第9章介绍语音的共振峰检测。首先介绍了在共振峰检测中的预加重和端点检测,接着介绍了倒谱法和线性预测法的共振峰检测,并在线性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简单LPC和改进的LPC对连续语音的共振峰检测。在本章最后介绍了HHT法的共振峰检测。 第10章介绍语音信号的合成算法。首先介绍了数据接叠的三种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频谱参数的语音合成、线性预测系数和预测误差的语音合成、线性预测系数和基音参数的语音合成、基音和共振峰的语音合成。通过合成技术又介绍了语音信号的变速和变调算法,最后介绍了波形拼接合成技术以及时域基音同步叠加(TDPSOLA)的合成方法。
2021-05-24 11:45:23 183.15MB 语音、MATLAB
1
用matlab语言描述一些音频信号处理理论,有 语音信号时频域分析,倒谱分析,线性预测分析
2021-05-17 20:51:59 118.94MB 音频信号处理
1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答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21-05-12 16:48:05 93KB 数字 信号处理 实验
1
MATLAB向量化编程基础精讲 [马良,祁彬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有书签 高清扫描版.zip
2021-05-12 10:23:59 156.29MB MATLAB
1
机械振动基础 胡海岩 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深入浅出玩转 FPGA》[吴厚航] [书签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df版本,有需要的拿去。
2020-04-22 10:44:32 29.75MB fpga verilog 吴厚航 深入浅出
1
单片机基础 李广第 第三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基础 李广第 第三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基础 李广第 第三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嵌入式系统设计 (美)瓦伊德,(美)吉瓦尔吉斯 著,骆丽 译 第1章 绪论 1.1 嵌入式系统综述 1.2 设计上的挑战——设计指标的最佳化 1.2.1 常用设计指标 1.2.2 上市时间 1.2.3 NRE与单位成本 1.2.4 性能 1.3 处理器技术 1.3.1 通用处理器——软件 1.3.2 单用途处理器——硬件 1.3.3 专用处理器 1.4 IC技术 1.4.1 全定制/VLSI 1.4.2 半定制ASIC(逻辑门阵列和标准单元) 1.4.3 PLD 1.4.4 发展趋势 1.5 设计技术 1.5.1 编译/综合 1.5.2 库/IP 1.5.3 测试/验证 1.5.4 其他提高效率的方法 1.5.5 发展趋势 1.6 设计方法的取舍 1.7 小结与本书概要 1.8 参考文献 1.9 习题 第2章 定制单用途处理器——硬件 2.1 引言 2.2 组合逻辑 2.2.1 晶体管与逻辑门 2.2.2 基本组合逻辑设计 2.2.3 RTL组合元件 2.3 时序逻辑 2.3.1 触发器 2.3.2 RTL时序元件 2.3.3 时序逻辑设计 2.4 定制单用途处理器的设计 2.5 RTL定制单用途处理器设计 2.6 定制单用途处理器的最佳化 2.6.1 原始程序的最佳化 2.6.2 FSMD的最佳化 2.6.3 数据路径的最佳化 2.6.4 FSM的最佳化 2.7 小结 2.8 参考文献 2.9 习题 第3章 通用处理器——软件 3.1 引言 3.2 基本结构 3.2.1 数据路径 3.2.2 控制单元 3.2.3 存储器 3.3 运算 3.3.1 指令执行 3.3.2 流水线技术 3.3.3 超标量和超长指令字结构 3.4 程序员的观点 3.4.1 指令集 3.4.2 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空间 3.4.3 寄存器 3.4.4 输入/输出 3.4.5 中断 3.4.6 实例:设备驱动程序的汇编语言编程 3.4.7 操作系统 3.5 开发环境 3.5.1 设计流程和工具 3.5.2 实例:一个简单处理器的指令集仿真程序 3.5.3 测试和调试 3.6 专用指令集处理器 3.6.1 单片机 3.6.2 数字信号处理器 3.6.3 较不通用的ASIP环境 3.7 微处理器的选择 3.8 通用处理器设计 3.9 小结 3.10 参考文献 3.11 习题 第4章 标准单用途处理器——外部设备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接口 第7章 数码相机实例 第8章 状态机与并发进程模型 第9章 控制系统 第10章 IC技术 第11章 设计技术 附录A 相关资源 附录B 有关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