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人体行为检测项目 ## 项目简介 此项目致力于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检测从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中预先定义的多种人体行为。我们将开放获取的视频数据集作为输入,利用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行为识别与判断。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视频数据预处理: 提供Python脚本进行视频文件的处理,包括视频加载、帧提取以及图像预处理等步骤,为后续的行为检测提供数据基础。 2. 人体行为检测: 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结合循环神经网络RNN等)进行人体行为的检测与识别。模型训练基于大量标注的行为数据,能够自动学习和识别多种预先定义的行为模式。 3. 实时视频处理: 提供交互式的视频处理工具,允许用户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实时观察行为检测的结果,并进行标注和反馈。 4. 物体框标注工具: 提供简单的物体框标注工具,用于图像或视频中物体的标注工作,为后续的行为检测提供标注数据。 ## 安装使用步骤 ### 前提条件
2025-07-01 16:18:32 3.46MB
1
清洗了的红外行人检测数据集,其中包括2921个数据集,数据集的标签格式为YOLO格式,能够直接用于YOLO系列模型的训练。 图像数据 全部相关数据集介绍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824703/article/details/147150512?spm=1001.2014.3001.5502 在当今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计算机视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物体检测、人脸识别、行人检测等方面。此次分享的“IR4红外光人体检测数据集-YOLO格式-图像数据(2/2)”便是一个专门为红外行人检测设计的数据集,涵盖了2921个经过清洗的数据样本,这对于研究者和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这个数据集采用了YOLO(You Only Look Once)格式作为标注形式。YOLO是一种流行的目标检测算法,其模型能够在单次的前向传播中迅速准确地识别图像中的多个对象,这在实时监控和安全防范领域尤为关键。由于YOLO算法的高效性,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视频监控、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 数据集中的每一个图像样本都标记了人体的位置,具体到在图像中所占的区域。这种细致的标签工作使得数据集可以被直接用于YOLO系列模型的训练,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模型训练的效率。研究者无需从零开始准备数据,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模型的优化和算法的研究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数据集的主要应用场景是红外光人体检测,但它同样适用于更广泛的红外图像处理。红外成像技术在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捕捉到人类肉眼难以辨识的信息,因此在军事侦察、夜视辅助驾驶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集的构成和使用方法,数据集提供了一个相关的介绍链接。这个链接详细介绍了数据集的来源、用途以及如何下载和使用这些数据。通过这个链接,用户不仅能够获得数据集本身,还能获取到有关数据集使用方法的指导,这对于那些不熟悉YOLO格式或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者来说尤为重要。 这个红外光人体检测数据集是研究者在开发高效、准确的目标检测模型过程中的宝贵资源。通过使用这个数据集,开发者可以训练出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的检测模型,进而推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025-06-26 16:39:12 779.87MB
1
清洗了的红外行人检测数据集,其中包括2921个数据集,数据集的标签格式为YOLO格式,能够直接用于YOLO系列模型的训练。 图像数据 全部相关数据集介绍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824703/article/details/147150512?spm=1001.2014.3001.5502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红外光行人检测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红外光由于其在低光照或夜间条件下的优越性能,使得基于红外图像的行人检测技术在安全监控、自动驾驶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作为当前流行的实时目标检测算法之一,它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使得其成为诸多领域的首选。此次介绍的IR4红外光人体检测数据集,便是专门为YOLO系列模型训练而设计的。 该数据集包含了2921个红外图像样本,这些样本均经过清洗,去除了不必要的噪声和干扰因素,保证了数据的纯净性和高质量。数据集的标签格式符合YOLO模型的要求,即每个图像文件都配备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标注文件,文件中用特定的格式记录了图像中行人位置的坐标和类别信息。这使得数据集可以直接用于YOLO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极大地提高了研究者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模型开发的周期。 数据集中的每个图像文件均以"IR4_"为前缀,后接具体的序列号,如IR4_20250328_002512.png等,这样的命名方式有助于快速识别和管理大量的图像数据。每个图像文件均对应一个红外场景,通过红外摄像头拍摄得到,图像中的人体在热成像下以特定的颜色或亮度呈现,而背景则相对暗淡,这为行人检测提供了清晰的对比。 在使用该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时,研究者首先需要将数据集下载并解压。每个图像文件对应一个标注文件,标注文件中详细记录了图像中所有行人的位置信息。YOLO模型会将这些标注信息作为训练的目标,通过不断地迭代和优化,使模型学会从红外图像中准确地识别出行人。由于YOLO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良好的检测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IR4红外光人体检测数据集训练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实时行人检测。 此外,数据集还提供了一个相关介绍链接,该链接详细介绍了数据集的来源、格式、使用方法等内容。通过链接中的介绍,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集的背景知识,以及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性能评估。这对于那些希望在红外行人检测领域取得突破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 IR4红外光人体检测数据集为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它不仅包含了大量的高质量红外图像样本,还提供了与YOLO模型直接兼容的标签格式,极大地便利了模型的训练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此类专用数据集的开发将有助于推动红外行人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安全监控、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解决方案。
2025-06-26 16:37:51 676.63MB
1
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尤其在精确的数据采集与人体追踪方面表现出色。在当前的智能技术研究中,手势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毫米波雷达进行手势识别,不仅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操作指令传递,而且能够适应复杂的使用环境,如在光线不足或强干扰的条件下依然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 在教学演示方面,通过实际的项目实战来讲解和展示毫米波雷达在手势识别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加深学习者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联系的理解。在本项目中,使用毫米波雷达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特定算法解析人体动作,实现对不同手势的识别。这对于提升手势识别系统的智能性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演示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例如:介绍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详细讲解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利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算法模型来实现精确的人体追踪和手势识别。此外,教学还涉及软件编程和硬件操作,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从硬件设备使用到软件算法实现的整个过程。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简介.txt”很可能是对整个教学演示项目的一个简明介绍,概述了项目的目标、内容以及预期的学习成果。而“毫米波雷达_数据采集_人体追踪_教学演示”和“PKU-Millimeter-Wave-Radar-Tutorial-main”则可能是具体教学材料和源代码的主要部分,后者可能包含了以北京大学(PKU)命名的教程项目主文件夹,里面包含了详细的指导文件、示例代码、实验指导书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实验和学习平台。 通过本项目的实战教学,不仅可以学习到毫米波雷达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还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手势识别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为未来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6-09 15:49:18 6.96MB 手势识别
1
Despite the fact that many 3D human activity benchmarks being proposed, most existing action datasets focus on the action recognition tasks for the segmented videos. There is a lack of standard large-scale benchmarks, especially for current popular data-hungry deep learning based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ew large scale benchmark (PKU-MMD) for continuous multi-modality 3D human action understanding and cover a wide range of complex human activities with well annotated information. PKU-MMD contains 1076 long video sequences in 51 action categories, performed by 66 subjects in three camera views. It contains almost 20,000 action instances and 5.4 million frames in total. Our dataset also provides multimodality data sources, including RGB, depth, Infrared Radiation and Skeleton. With different modalities, we conduct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our dataset in terms of two scenarios and evaluate different methods by various metrics, including a new proposed evaluation protocol 2D-AP. We believe this large-scale dataset will benefit future researches on action detection for the community
2025-06-06 18:15:59 1.56MB
1
在IT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分支,人体姿态估计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涉及通过算法分析图像或视频,识别并定位人体的关键关节位置,如头部、肩部、肘部、手腕等。Python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语言,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在“Python-人体姿态估计资源精选列表”中可能涵盖的知识点。 我们关注的是Python库。OpenPose是其中的一个热门选择,它是一个跨平台的C++库,同时也提供Python接口。OpenPose能够实时地估计多人的全身2D和3D姿势,以及面部和手部的关键点。另一个常用库是Mediapipe,这是一个由Google开发的多平台解决方案,包含了多种计算机视觉任务的管道,包括人体姿态估计。 接着,深度学习框架在人体姿态估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TensorFlow和PyTorch是最常见的选择。它们提供了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高效工具,例如可以使用这两者实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递归神经网络(RNN)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还有一些预训练模型,如MSRA的COCO keypoints dataset上的HRNet或SimpleBaseline模型,可以直接应用或进行微调。 除了库和框架,数据集是训练和评估模型的关键。COCO(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数据集是人体姿态估计的标准数据集,包含了大量带注释的人体姿态图像。MPII和LSP是其他常用的数据集,可以帮助开发者训练和验证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人体姿态估计有多种应用场景,如体育分析、健康监测、虚拟现实、游戏互动等。对于这些场景,理解如何处理实时视频流、优化模型性能、减少计算资源消耗以及提高精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社区和资源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部分。GitHub上有很多开源项目和代码示例,如“awesome-human-pose-estimation-master”这样的仓库,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教程和实践案例。参与讨论论坛、阅读论文和技术博客,可以帮助开发者保持对最新技术趋势的了解。 Python-人体姿态估计资源精选列表涵盖了从基础的Python库和深度学习框架,到关键的数据集、应用场景,以及持续更新的社区资源。深入研究这个领域,将有助于开发者掌握前沿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并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创新的应用。
2025-05-23 18:51:53 89KB Python开发-机器学习
1
该资源包是一个关于51单片机应用的项目,主要涉及人体红外震动检测技术在家庭防盗报警器中的实现。51单片机是微控制器领域中最基础且广泛使用的型号之一,由Intel公司开发,现在由许多其他厂商生产,如Atmel、STC等。这个项目不仅提供了源代码,还包含了仿真实验和全套的相关资料,对于学习51单片机编程和电子设计的学生或爱好者来说,是一份非常实用的学习材料。 1. **51单片机基础**: 51系列单片机以其简单的结构和丰富的资源而受到欢迎。它包含一个8位CPU,内置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和若干可编程I/O口。了解51单片机的基本架构、指令集和编程环境是该项目的基础。 2. **人体红外传感器**: 这个项目使用了人体红外传感器,如HC-SR501,这种传感器能探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当有人进入其检测范围时,会触发报警。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接口电路设计是实现报警器的关键。 3. **信号处理与检测**: 报警器通过分析红外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移动物体。这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包括阈值设定、信号滤波等,以确保只有真实的运动才能触发报警。 4. **微控制器编程**: 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程序应包括初始化设置、传感器数据读取、运动检测算法、以及报警输出控制。同时,可能还需要处理中断服务程序,以便及时响应传感器事件。 5. **报警系统设计**: 报警器可能通过蜂鸣器、LED灯或其他方式发出警告。设计这部分需要考虑声音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因素,以达到足够的警示效果。 6. **仿真环境**: 使用如Proteus或Keil等软件进行硬件仿真,可以在不实际搭建电路的情况下测试和调试程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7. **全套资料**: 提供的全套资料可能包括电路图、元器件清单、用户手册、源代码注释等,这些对于理解和复制项目非常有帮助。 8. **电子电路设计**: 实际的电路设计包括电源部分、传感器连接、单片机接口、报警输出等模块,需要熟悉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原理。 9. **系统集成与调试**: 将软件与硬件结合,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实地调试,确保在实际环境中报警器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51单片机的编程,还能了解到传感器应用、信号处理、电子电路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提升电子工程技能大有裨益。同时,该项目也适用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2025-05-21 22:54:22 9.65MB
1
HC-SR501人体检测模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的红外传感器,能够探测其探测区域内的人体活动并产生相应的信号输出,从而触发其他设备进行动作。该模块主要由红外探测器、放大电路、比较器以及输出电路组成。 原理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HC-SR501模块内部结构,其核心组件是包含双元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传感元件。这种探测器对人和动物发出的红外线十分敏感,可以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当有人体移动进入探测区域时,探测器会捕捉到人体活动引起的红外线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双元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由于原始信号非常弱,所以需要通过前置放大来增强信号,以便后续电路能更准确地进行处理。 比较器电路则用来判断信号是否足够强,以确定是否有人体移动。在HC-SR501模块中,通常会有一个可调的比较器阈值,可以通过调节外接的电位器来设定触发的灵敏度。当信号强度超过这个阈值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 输出电路负责将比较器的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模块通常提供数字开关信号输出,当检测到人体时,输出高电平;未检测到时,输出低电平。这样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连接到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设备上,用于触发警报、灯光或其他动作。 此外,HC-SR501模块还具备一些其他的特性,例如能够通过调节延时时间,来设定信号输出的持续时间,即在探测到人体活动后保持高电平输出的时间长度。模块内通常也有指示灯,用来指示模块的工作状态,方便用户进行调试。 为了使HC-SR501模块能正确工作,还需要注意其供电电压和功耗。一般情况下,HC-SR501模块的工作电压范围为4.5V至20V,其工作电流较低,因此可以使用电池供电,适合移动设备或长时间无人值守的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HC-SR501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装和调试。例如,可以调整探测模块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检测范围和探测角度。在安装时还需要考虑避免直接日照或其他热源的干扰,以保证模块能够准确地探测到人体活动。 HC-SR501人体检测模块是集成了红外探测、信号放大、信号比较和输出控制的一体化传感器,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5-11 21:22:35 2.97MB HC-SR501
1
人体姿态估计 项目链接: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 1)方向:姿势估计 2)应用:姿势估计 3)背景:基于热图的方法已成为姿势估计的主流方法,因为其性能优越。然而,基于热图的方法在使用缩小尺寸的热图时会遭受显著的量化误差,导致性能有限,并对中间监督产生不利影响。以往的基于热图的方法依赖于额外的后处理来减轻量化误差。一些方法通过使用多个昂贵的上采样层来提高特征图的分辨率,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4)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创造性地将骨干网络视为一个degradation(降质)过程,并将热图预测重新构造为超分辨率任务。首先提出了SR head,通过超分辨率预测高于输入特征图(甚至与输入图像一致)的热图,以有效减少量化误差,并减少对进一步后处理的依赖。此外,提出了SRPose方法,以逐渐在粗糙到精细的方式中从低分辨率热图和退化特征恢复高分辨率热图。为了减少高分辨率热图的训练难度,SRPose使用SR head来监督每个阶段的中间特征。另外,SR head是一个轻量级通用的头部,适用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轻量级超分辨率头在人体姿态估计中的应用》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它涉及到识别图像或视频中人物的关键关节位置,如肩、肘、膝等。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动作识别、人机交互、体育分析等领域。近年来,基于热图的方法在姿态估计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原理是通过预测每个关节的二维概率分布热图,然后通过峰值检测确定关节位置。然而,基于热图的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在使用缩小尺寸的热图时,会引入显著的量化误差,这限制了其性能并影响中间监督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将骨干网络视为一个降质过程,将热图预测重新定义为超分辨率任务。这一创新思路体现在“轻量级超分辨率头”(SR head)的设计上。SR head的目标是通过超分辨率技术预测出的热图具有比输入特征图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甚至可以与原始输入图像分辨率一致,从而有效地减少量化误差,降低对后续后处理步骤的依赖。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定位精度,还简化了模型结构。 SRPose是基于SR head提出的一种逐步恢复高分辨率(HR)热图的策略。它采用粗到细的方式,从低分辨率(LR)热图和降质特征出发,逐渐恢复出更精确的人体关节位置。在训练过程中,SR head用于监督每个阶段的中间特征,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和优化,降低了高分辨率热图训练的复杂度。 此外,SR head的设计具有轻量级和通用性,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从全局图像信息开始预测关节位置)还是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局部特征开始逐渐构建全身结构),都能很好地适应。实验结果表明,SRPose在COCO、MPII和Crowd-Pose等标准数据集上超越了现有的基于热图的方法,证明了其在人体姿态估计领域的优越性。 这项工作展示了超分辨率技术在解决基于热图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中量化误差问题上的潜力。通过轻量级的SR head设计和逐步恢复策略,模型能够在保持高效的同时提升姿态估计的准确性。这一研究为未来的人体姿态估计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更准确、更快速的人体姿态识别。
2025-04-27 17:56:11 840KB 人体姿态估计
1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目标检测、实例分割和人体姿态估计是三个关键的技术,它们在自动驾驶、监控分析、视频处理等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yolov8的框架,我们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并进行高效的实时处理。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点。 **一、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础任务之一,旨在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并确定其位置。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是快速目标检测算法的代表,由Joseph Redmon等人提出。YOLOv8是对前几代YOLO的改进版本,它可能包括更优化的网络结构、更快的推理速度以及更高的检测精度。YOLOv8通过将图像划分为网格,并预测每个网格中的边界框和类别概率,来实现对多个目标的同时检测。 **二、实例分割** 实例分割(Instance Segmentation)是目标检测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指出图像中有哪些物体,还能区分同一类别的不同物体。在YOLOv8的基础上,可能采用了Mask R-CNN或其他实例分割技术,对每个检测到的目标提供像素级别的分割掩模,从而实现精确到个体的分割。 **三、人体姿态估计** 人体姿态估计(Human Pose Estimation)是指识别图像或视频中人物的关键关节位置,如肩、肘、膝等。这一任务在运动分析、动作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结合YOLOv8的检测能力,可以先定位人物,然后利用专门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如OpenPose或者HRNet)来估计各个关节的位置。 **四、目标跟踪** 目标跟踪(Object Tracking)是指在连续的视频帧中,一旦发现目标,就持续追踪其运动轨迹。在YOLOv8的基础上,可能会集成如BoTSORT或ByteTrack这样的跟踪算法。这些跟踪器能够跨帧关联检测到的物体,保持对目标的连续追踪,即使目标暂时被遮挡也能恢复跟踪。 **五、RTSP视频源**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流媒体传输的协议,常用于实时视频流的处理。在YOLOv8的应用场景中,通过RTSP输入视频源,使得系统可以直接处理来自网络摄像头或者其他实时视频流的数据,实现对实时视频的检测、分割和跟踪。 总结来说,基于YOLOv8的系统集成了目标检测、实例分割、人体姿态估计和目标跟踪四大核心功能,支持RTSP视频源,这使得它能够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智能交通、体育分析等多个领域。提供的代码和模型使得用户可以快速部署和应用这些技术,无需从零开始构建整个系统。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技术,开发者和研究人员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实现更加智能和精准的视觉分析。
2025-04-21 14:39:53 79.34MB 目标检测 实例分割 人体姿态 目标跟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