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波的发展历史; 2、小波变换基本概念,与傅里叶级数的对比; 3、J.Morlet,地震信号分析。 4、S.Mallat,二进小波用于图像的边缘检测、图像压缩和重构 5、Farge,连续小波用于涡流研究 6、Wickerhauser,小波包用于图像压缩。 7、Frisch噪声的未知瞬态信号。 8、Dutilleux语音信号处理 9、H.Kim时频分析 10、Beykin正交小波用于算子和微分算子的简化
2025-06-15 16:28:43 245KB 通信系统 图像分析 语音信号处理
1
风机、泵和离心机等旋转设备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设备。 在“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推 动下,智能化、自动化以及数字化是这些设备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方式。 通过现场检测 端和远程Web端的软、硬件设计,结合经典故障诊断算法与利用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诊断方法,开发了低成本、高开 放性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旋转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在线诊断和远程协同会诊功能,顺应智能制 造的趋势,提供了针对风机等旋转设备运维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旋转设备 振动监测 故障诊断 系统设计 ### 基于Python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 一、引言 振动烈度作为评估泵、风机及齿轮箱等旋转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在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手持式测振仪虽能进行振动强度测量,但依赖人工记录的方式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容易出错或数据遗漏,并且缺乏对振动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与故障诊断功能。随着技术进步,出现了具备简单频谱分析功能的点检设备,尽管如此,它们在诊断方面的能力仍然有限。 近年来,现场振动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应运而生,虽然能够通过传统方法实现较为精确的故障诊断,但成本较高,且系统相对封闭,扩展功能时面临挑战。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诊断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相比于传统方法,人工智能诊断更加依赖于历史数据,对于专业诊断人员的经验要求较低,这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提供了可能。 为了融合传统诊断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克服现有振动监测系统的局限性(如成本高昂和开放性不足),本研究采用Python这一开源编程语言,结合合适的硬件配置,开发了一款振动故障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成本低廉、开放性强,而且易于集成最新的监测与智能诊断算法,并实现了现场诊断与远程协同诊断等多种诊断方式。 #### 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2.1 系统的整体方案 **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由现场检测端和远程Web端两部分组成。现场检测端主要负责信号采集与初步处理,而远程Web端则侧重于数据存储、分析以及故障诊断结果的展示。 - **现场检测端**:配备有高精度的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用于实时采集设备的振动信号,并将数据上传至远程服务器。此外,现场端还内置了一些基础的信号处理功能,如滤波、特征提取等,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 - **远程Web端**: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用户界面。其中,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处理和分析;故障诊断模块结合经典故障诊断算法与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故障的准确识别;用户界面则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供用户查看设备状态和诊断结果。 ##### 2.2 硬件选型与软件实现 - **硬件选型**:考虑到成本控制和性能需求,本系统选用了性价比较高的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此外,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用了稳定的网络传输设备。 - **软件实现**: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利用其丰富的库资源(如NumPy、Pandas、Scikit-learn等)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于人工智能诊断方法的应用,选择了TensorFlow和Keras框架来构建模型。同时,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维护,系统前端采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简洁易用的Web界面。 ##### 2.3 数据处理与故障诊断 - **数据预处理**:原始采集的振动信号可能存在噪声干扰,因此首先需要进行滤波处理。此外,还需要进行特征提取,将原始信号转换成可用于后续分析的形式。 - **经典故障诊断算法**:本系统集成了几种经典的故障诊断算法,如小波变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用于提取振动信号中的关键特征,帮助识别设备的工作状态。 - **人工智能诊断方法**:除了传统方法外,还引入了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模型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故障模式,并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 #### 三、系统功能与优势 - **低成本**:通过优化硬件配置和采用开源技术,降低了系统的总体成本。 - **高开放性**:采用Python语言开发,使得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易于集成新技术和算法。 - **远程协同诊断**:支持远程Web端访问,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并参与诊断过程。 - **多诊断方式**:结合了传统故障诊断算法与人工智能方法,提供了多种诊断手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Python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不仅顺应了智能制造的趋势,也为风机等旋转设备的运维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
2025-06-12 18:35:58 1.36MB python
1
内容概要:本文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赛),从历年试题解析、备赛经验分享、代码程序资源推荐三个方面展开,帮助参赛者高效备赛。历年试题分为电源类、控制类、信号处理与通信类题目,详细介绍了各类题目的典型实例及其考察重点。备赛经验涵盖组队分工、时间管理、硬件设计与软件优化技巧。代码程序资源推荐了开源平台、常用算法代码示例及仿真调试工具。最后提供备赛资源清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强调备赛是对技术、耐力与团队协作的全面考验。 适合人群: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电赛历年试题的核心考点和技术要求;②掌握高效的备赛策略和技巧,包括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和技术实现;③获取丰富的代码资源和工具支持,提高备赛效率和成功率。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建议读者根据自身情况重点学习试题解析部分,结合实际备赛阶段参考备赛经验和代码资源,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参赛能力。
1
《数字信号处理 门爱东第二版ppt》深入讲解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这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频率信号的方法,而快速傅里叶变换则是一种高效计算DFT的算法。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是针对离散时间信号的周期性扩展,用于分析有限长度的信号。DFT定义为一个序列的离散频率分量,通过对序列进行一系列复指数乘积和求和来获得。DFT提供了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频率域的手段,这对于分析和处理数字信号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滤波、频谱分析和信号合成等应用中。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DFT的一种优化算法,显著减少了计算量,使得DFT的计算效率大大提高。FFT的基本思想是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通过分治策略来实现。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如在MATLAB等软件中,可以快速有效地计算DFT,极大地提升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在课程中,门爱东教授还提到了Z变换和离散傅里叶级数(DFS)。Z变换是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另一种方法,它可以将离散序列转换为复变量Z的函数,适用于处理无限长序列。DFS则是周期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它的频率是离散的,对应于信号的基频的整数倍。 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有限长度序列的傅里叶分析,而且在计算机上易于实现。DFT的计算复杂度是O(N^2),而FFT将其降低到O(N log N),这一改进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至关重要。 此外,课程还涵盖了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这些滤波器经常使用DFT或FFT来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和设计。有限字长效应也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实际计算中总是存在有限的精度,这可能会影响信号处理的结果。 总结来说,《数字信号处理 门爱东第二版ppt》详尽阐述了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重要工具的资源。
2025-06-11 17:28:35 8.27MB 离散傅里叶变换 快速傅里叶变换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通信224班闫梓暄同学撰写的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报告,主要内容涵盖DTMF信号的产生、检测及频谱分析。实验目的是培养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介绍了DTMF信号的原理、产生方法、检测方法以及戈泽尔算法的应用。实验内容包括:①选择按键‘8’,产生DTMF信号并进行滤波处理;②设计并验证基于戈泽尔算法的DTMF信号频谱分析函数;③基于MWORKS平台设计DTMF信号检测程序,判断按键并显示;④扩展实验中模拟电话拨号,生成含噪声的DTMF信号串,并通过滤波和阈值判断恢复按键信息;⑤利用Matlab AppDesigner设计16键电话拨号界面,实现信号产生、检测及结果显示。;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对DTMF信号处理感兴趣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DTMF信号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话系统中的应用;②掌握戈泽尔算法用于特定频率成分的DFT计算;③学会使用MWORKS和Matlab进行信号处理实验设计与仿真;④提高在高信噪比环境下信号检测和分析的能力。; 其他说明: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实验步骤、代码实现及结果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报告强调了编程技巧,如全局变量的使用、ASCII码与字符间的转换等,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025-06-11 15:33:20 3.36MB 数字滤波器 Matlab AppDesigner 戈泽尔算法
1
C ++(STK)中的综合工具包 佩里·库克(Perry R. Cook)和加里·斯卡文(Gary P.Scavone),1995--2019年。 C ++(STK)中的综合工具包的此发行版包含以下内容: :STK类头文件 :STK类源文件 :STK音频文件(1通道,16位,big-endian) :STK文档 :STK项目和程序示例 请阅读本文档和底部附近的。 有关编译和安装STK的信息,请参阅此目录中的文件。 内容 原始发行中的Perry注释 概述 C ++(STK)中的综合工具包是一组用C ++编程语言编写的开源音频信号处理和算法综合类。 STK旨在促进音乐合成和音频处理软件的快速开发,重点是跨平台功能,实时控制,易用性和教育示例代码。 综合工具包具有极高的可移植性(大多数类是与平台无关的C ++代码),并且是完全用户可扩展的(包括所有源代码,没有异常库,也没有隐
2025-06-11 10:07:12 1.4MB
1
提出了一种基于 YIG 振荡器的 X 波段 5.1GHz 带宽线性调频连续波信 号源方案, 该方案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缺点是线性度较低, 导致距离分辨率下降. 传统非线性估计方法在低信干噪比或多目标混叠情况下, 估计精度将严重下降甚至失败. 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宽窄带滤波器相结合的二次迭代高阶模 糊函数非线性误差估计与插值重采非线性矫正方法, 该方法在低信干噪比情况下仍能有效估计并矫正发射信号的非线性. 论文分别采用仿真数据、延迟线数据以及轨道 SAR 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2025-06-10 15:04:32 829KB FMCW-SAR 系统设计 信号处理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及其在MATLAB 2018版中的具体应用。EMD是一种用于处理非平稳信号的强大工具,能够将复杂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文中通过具体的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读取Excel数据进行EMD分解,并通过可视化手段展示分解结果。同时,文章讨论了如何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评估分解效果,并提供了几种优化技巧,如选择适当的插值方法、处理高频噪声以及使用并行计算加速处理速度。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战经验和应用场景,如机械故障诊断和金融数据分析。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工程师,特别是在信号处理故障诊断等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处理非平稳信号的场合,如机械设备故障检测、金融数据分析等。主要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EMD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信号处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但需要注意数据格式和版本兼容性等问题。对于初学者,建议逐步理解和修改代码,确保每一步都符合预期。
2025-06-02 15:20:33 2.57M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SABO-VMD-SVM的轴承故障诊断项目,旨在通过融合自适应块优化(SABO)、变分模式分解(VMD)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技术,构建一个高效、准确的故障诊断系统。项目背景强调了轴承故障诊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代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中。文档详细描述了项目的目标、面临的挑战、创新点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包括信号采集与预处理、VMD信号分解、SABO优化VMD参数、特征提取与选择、SVM分类和最终的故障诊断输出。此外,文档还展示了模型性能对比的效果预测图,并提供了部分MATLAB代码示例。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MATLAB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或工程师,以及从事机械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工作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预测的场景,如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航天航空等;②目标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阅读建议:由于项目涉及多步骤的技术实现和算法优化,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代码,逐步理解和实践每个环节,同时关注模型性能优化和实际应用场景的适配。
2025-06-02 14:49:27 36KB MATLAB VMD 轴承故障诊断
1
OPA1612是一款由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双极型输入音频运算放大器,具有出色的音质和极低的噪声。产品系列中的OPA1611为单通道版本,而OPA1612为双通道版本,均拥有出色的性能,使得它们成为各种音频处理应用的优选组件。 这款运算放大器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在1kHz时仅为1.1nV/√Hz的超低噪声密度,以及在同样的测试频率下实现的超低失真率0.000015%。这些参数对于保持音质的纯净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放大弱信号或处理音频时。 OPA1612具备高压摆率27V/μs,这意味着它能够快速响应信号变化,从而在音频处理中保持信号的完整性和动态范围。同时,其高带宽40MHz确保了即便在高频信号处理中,也能保持高性能。此外,这些运算放大器还具有130dB的高开环增益和单位增益稳定性,确保了放大过程中不会出现振荡,特别适合于宽范围负载条件下的应用。 为了满足不同设计的需求,OPA1612支持±2.25V至±18V的宽电源电压范围,并保持每通道仅3.6mA的低静态电流,显著降低功耗。 在应用方面,OPA1612运算放大器提供了两个版本,单通道OPA1611采用SOIC-8封装,而双通道OPA1612采用更小的无引线SON-8封装。它们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85°C,使其适应于各种环境条件。适用于专业音频设备、麦克风前置放大器、模数混合控制台、播音室设备、音频测试和测量设备、高端A/V接收器等。 产品支持的特性包括轨到轨输出,即使在距离电源轨600mV的范围内,也能够提供全摆幅的输出信号,这有助于在各种音频应用中最大化动态范围。双通道型号的独立电路设计意味着,即便在过驱或过载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通道间最低串扰和零相互影响,这对于专业音频系统的精确信号处理至关重要。 对于音频信号处理,OPA1612还具有优秀的THD+N比表现,即总谐波失真加噪声比,在不同的输出幅度下均能保持极低的失真水平,从而提供清澈无杂音的音频输出。 OPA1612是音频电路设计工程师的理想选择,尤其适用于需要高性能、低噪声和低失真的专业音频应用。其广泛的功能和稳定的性能,使其成为音频放大、信号处理和微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件。
2025-05-29 16:21:38 1.27MB 音频处理 电路设计 信号处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