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 WIFI模块程序,基于STM32F103C8单片机,采用串口通讯和HAL库实现,带按键控制,程序模块化很好,配合机智云使用,可以实现stm32之esp8266与机智云app云端连接
2024-05-20 17:40:47 7.15MB stm32 wifi esp8266
1
基于FreeRTOS、STM32F103C8、STM32CubeMX的ST7735R驱动TFT LCD应用设计proteus仿真
2024-04-02 11:35:08 37KB stm32 proteus
1
使用STM32F103C8T6驱动TFT液晶屏幕。使用SPI协议传输数据
2024-03-19 10:20:24 3.15MB TFT液晶屏
1
STM32F103C8 DMA 串口 FiFO接收
2024-01-29 13:00:09 5.38MB stm32
1
在正点原子的基础上讲PWM捕捉改为两路,想学习具体原理的请参考正点他们的教程。
2023-04-27 16:22:11 3.76MB 2路PWM捕捉 STM32F103C8 串口输出
1
本资源利用stm32f103c8t6与四位数码管,搭建一个简单的adc采集小实验,适合新手学习使用。
2023-04-06 23:56:30 2.15MB stm32学习
1
1 系统结构   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共振源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控制软件、USB通信、CPU模块、信号发生模块、信号滤波放大电路模块、显示及键盘控制模块、外围实验装置等6部分组成。图1为该系统框图。 图1 系统框图   系统以高速低功耗STM32F103C8为主控芯片,通过按键设置输出频率与幅度,并将频率和幅度值显示在LCD屏上,并控制DDS芯片AD9850合成相应的信号,该信号经过滤波放大模块将信号的功率放大后输出到外围的振动装置上。同时,振动源可以通过USB与计算机相连,PC机在软件中设置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CPU主控部分   系统采用STM
1
同轴电缆长距离串口传输信号,采用高速10MHz光耦的隔离,通过32位CPUSTM32F103C8的调控,可以克服漏电影响,实现1MHz的波特率传输。
2023-02-14 17:00:12 1.33MB 高速光耦 STM32F103 串口
1
STM32F103C8单片机实验代码,包括OLED及蜂鸣器条播放音乐
2022-11-20 20:04:19 8.11MB STM32
1
STM32F103C8开发板实现DFU
2022-11-10 13:03:37 22KB stm3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