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I学习笔记(PKI,密码学,单钥密码学,双钥密码学,对称密码学) 公钥密码学出现使大规模的安全通信得以实现– 解决了密钥分发问题;  公钥密码学还可用于另外一些应用:数字签名、防抵赖等;  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 陷门单向函数(trapdoor one-way function)
1
信息安全工程师软考笔记作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考试内容之一,主要涵盖了一系列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技术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对信息安全的基础概念、安全策略、风险评估、防护措施、应急响应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信息安全工程师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实施、监督和维护信息安全措施,以保护组织的信息资产不受未授权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破坏。因此,相关的知识点会着重于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以及身份验证、授权、加密技术等方面。 在学习信息安全工程师软考笔记时,考生应当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这些都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基本遵循。同时,需要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如ISO/IEC 27001)有所了解,并掌握安全事件的处理和管理流程。 技术层面,笔记中可能会包括网络协议的安全性分析、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配置、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等内容。此外,还有关于恶意软件防护、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应用安全和数据保护等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 信息安全工程师的日常工作还涉及到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协作,因此,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软考笔记中可能会包含如何编制信息安全计划、如何进行安全培训、如何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等内容。 在信息安全管理实践中,信息安全工程师还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关注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新的技术趋势和威胁情报,以便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的Information-Security-Engineer-master很可能是一套完整的教程或学习资料,其中包括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的全面覆盖,目的是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工程师所需的知识体系,为顺利通过软考做好准备。
2025-09-16 16:11:58 7.83MB 软考
1
Python作为一种现代编程语言,由于其简洁明了的语法和强大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设计理念强调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性,使得初学者更容易上手,同时也允许专业开发人员编写复杂的程序。 Python语言包含了大量的标准库,这些库涵盖了文件操作、网络通信、数据库访问、图形用户界面构建等多个方面,极大地减少了开发者的编程负担。此外,Python的第三方库也非常丰富,涉及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领域,使得Python成为科研、教育、金融、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的首选编程语言。 学习Python的基础部分通常包括掌握变量和数据类型、基本运算符、控制流(如if语句、循环结构)、函数的定义和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使用Python进行Web开发、数据分析、网络爬虫编写、自动化测试等高级应用。 在实际开发中,Python的几个主要版本需要注意区分,包括Python 2和Python 3,它们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Python 2由于不再更新,已经被官方弃用,因此对于新项目来说,推荐使用Python 3。此外,Python社区非常活跃,新手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找到丰富的学习资源、问题解决方案和社区支持。 对于有志于深入学习Python的开发者来说,除了学习语言本身,还需要关注Python的运行环境,即解释器。最常用的Python解释器有CPython(官方版本)、PyPy(性能优化版)以及Jython(运行在Java平台上的版本)等。 Python的模块化编程也是其一大特点,它允许开发者将代码组织成多个模块,便于代码的重用和维护。Python的包管理工具如pip,可以方便地安装和管理第三方模块,极大地简化了模块的管理和升级过程。 此外,Python对于测试也非常友好,它拥有丰富的单元测试框架,如unittest和pytest,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些工具编写测试用例,保证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实际编写代码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初学者应该多动手实践,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数据分析、自动化脚本编写等,这样可以更快地提升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ython学习笔记1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通过对Python基础语法和核心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Python能够提供的应用场景将变得越来越广泛,能够帮助开发者在各自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
2025-09-15 10:08:08 43KB python
1
《思维的乐趣matrix67数学笔记》是一本由知名数学爱好者撰写的数学科普作品。作者在序言中表达了对数学的热爱,并提出了数学之美无处不在的观点。书中不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率论、消费税等数学概念,而且通过算术游戏激发读者对数学的兴趣,并深入探讨了几何作图、分形图形等数学之美。 知识点一: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书中的内容表明,数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概率论可以用来分析说谎问题,几何学则可以在消费税问题中派上用场。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相结合,展示了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知识点二:算术游戏的教育意义。书中的算术游戏部分旨在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激发读者对数学的热爱。这些游戏不仅易于上手,而且背后的数学原理深奥,能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体会到数学的无限可能。 知识点三:数学的普遍性与美学。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数学的普遍性,说明任何问题都能用数学来解释,并且数学之美是数学文化中常说常新的话题。分形图形作为数学美的代表,被作者特别提出,并鼓励读者去欣赏这一类数学艺术作品。 知识点四:数学思想的解放与震撼。书中提到数学的学习过程能让人感受到思想解放和心灵震撼。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不断突破传统思想、不断扩展思维边界的过程。同时,数学思维的深远和宏伟也是作者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点五:无穷的数学概念。在数学中,无穷的概念是一个深奥而重要的领域。作者介绍了自然数、有理数、代数数以及实数的无穷性质,特别是在讨论实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的无穷大小时,引用了康托尔的对角线论证,这是一场数学革命,也是对传统直觉的一次挑战。 知识点六:几何作图的魅力。书中对于几何作图的探讨展现了数学的创造性与艺术性。从传统的尺规作图到现代的机械作图,作者展示了数学家如何通过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解决问题,并将儿时的折纸游戏提升到了数学研究的层次。 知识点七:数学的探索精神。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即便是最简单的问题也可能非常复杂,难以解决。数学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解答,而且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探索的勇气。 知识点八:数学的应用与跨学科研究。通过书中对太阳能飞船、轮胎、血管支架等工业设计问题的讨论,我们看到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数学与工程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结合正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阅读《思维的乐趣matrix67数学笔记》时,可以发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学科,而是一种充满乐趣、挑战与美的领域。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多面性和深刻性,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数学爱好者,都是一本极好的学习参考书。
2025-09-13 17:35:14 45.59MB matrix67
1
光伏储能单相离网并网切换仿真模型的构建与实现:Boost电路MPPT控制、并网逆变及离网逆变的双控制策略、双向DCDC储能技术笔记,光伏储能单相离网并网切仿真模型 笔记+建模过程参考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流环+电压前馈的并网逆变控制策略 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离网逆变控制策略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THD<5% 满足并网运行条件 2018b版本 ,核心关键词:光伏储能; 离网并网切换; 仿真模型; Boost控制; Buck-boost; 双向DCDC;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扰动观察法; 电流环; 电压前馈; 电压外环; 电流内环; THD<5%; 2018b版本。,"光伏储能系统双向DCDC控制与离网并网切换仿真模型研究"
2025-09-11 23:21:41 551KB istio
1
"光伏储能与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详解:Boost、Buck-boost双向DCDC控制、PQ与VF控制及孤岛检测自动切换技术",光伏储能+三相并离网逆变切运行模型【含笔记】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光伏+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逆变采用PQ控制 离网逆变采用VF控制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孤岛检测,然后在并、离网之间进行自动切 波形漂亮 转过程看图说话 ,光伏储能; 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 Boost; Buck-boost双向DCDC; MPPT; 电导增量法; PQ控制; VF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 孤岛检测。,光伏储能系统:四控部分与双向DCDC的并离网运行模型【含操作图解】
2025-09-11 22:53:38 667KB 数据仓库
1
光伏储能与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Boost、Buck-boost双向DCDC控制、PQ与VF控制策略及孤岛检测自动切换技术笔记,光伏储能+三相并离网逆变切运行模型【含笔记】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光伏+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逆变采用PQ控制 离网逆变采用VF控制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孤岛检测,然后在并、离网之间进行自动切 波形漂亮 转过程看图说话 ,光伏储能; 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 Boost; Buck-boost双向DCDC; MPPT; 电导增量法; PQ控制; VF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 孤岛检测。,"光伏储能系统:四控部分协同运行模型及MPPT最大功率追踪"
2025-09-11 22:52:08 650KB
1
光伏储能与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Boost、Buck-boost双向DCDC控制、PQ与VF控制策略及孤岛检测自动切换技术笔记,光伏储能与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Boost、Buck-boost双向DCDC控制、PQ与VF控制策略及孤岛检测切换机制介绍,光伏储能+三相并离网逆变切运行模型【含笔记】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光伏+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逆变采用PQ控制 离网逆变采用VF控制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孤岛检测,然后在并、离网之间进行自动切 波形漂亮 转过程看图说话 ,光伏储能; 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 Boost; Buck-boost双向DCDC; MPPT; 电导增量法; PQ控制; VF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 孤岛检测。,光伏储能系统:四控部分与双向DCDC的并离网运行模型【含操作图解】
2025-09-11 22:51:25 2.29MB edge
1
CANFD(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是博世公司在2012年发布的一种新的通信协议,它继承了传统CAN总线的大部分特性,同时通过引入一些新技术,解决了CAN总线在数据传输速率和总线带宽上的不足。CANFD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人机交互HMI对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的需求。 CANFD协议相较于传统CAN总线,主要有以下优点: 1. 数据长度的增加:CANFD每个数据帧最多支持64个数据字节,相比于传统CAN的8个数据字节,大幅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2. 传输速度的提升:CANFD支持双比特率传输,标称(仲裁)比特率限制为1 Mbit/s,数据比特率可高达5 Mbit/s,显著提高了传输速率。 3. 可靠性的增强:通过改进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和“受保护的填充位计数器”,降低了未被检测到的错误风险,对安全攸关的应用至关重要。 4. 平滑过渡的能力:CANFD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与仅支持传统CAN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共存,从而允许OEM逐步引入CANFD节点,简化程序并降低成本。 CANFD和CAN总线协议在帧结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点,主要包括: 1. 传输速率的不同:CANFD的数据传输速率可变,最高速率可达8Mbps,而传统CAN的传输速率是固定的。 2. 数据长度的不同:CANFD支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64byte,而CAN的最大数据长度为8byte。 3. 帧格式的不同:CANFD新增了FDF、BRS、ESI位。FDF位用于指示CAN报文类型,BRS位表示是否发生位速率转换,ESI位用于指示节点的错误状态。 4. ID长度的不同:CAN FD标准帧ID长度可扩展至12bit,而传统CAN的标准帧ID为11bit。 5. ACK长度的不同:CANFD的ACK段允许有2个位的长度,而传统CAN的ACK段只需要一个位。 通过上述改进,CANFD能够有效应对传统CAN在整车网络负载、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总线速率、总线速度限制以及ACK延迟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在数据传输速率和总线带宽方面表现更加出色,满足了现代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发展对数据传输的高要求。 CANFD是在传统CAN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汽车电子化发展趋势而开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它通过改进帧结构和引入新技术,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总线带宽,同时保持了与传统CAN的高度兼容性,支持平滑过渡,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CANFD已经成为汽车通信协议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09-10 21:51:03 5.77MB
1
四川大学的《电路》考研资料,其中第十四章讲的是选频电路。选频电路在模拟电子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功能是从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输入信号中选取一个或几个特定频率的信号成分进行处理。 选频电路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谐振电路和带通、带阻滤波器。其中谐振电路是最为常见的选频电路类型,包括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它们基于电容、电感、电阻等电路元件在特定频率下发生谐振的原理工作。 串联谐振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串联组成,电路在谐振频率处阻抗最小,此时电路的感抗和容抗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反,因而相互抵消。谐振频率公式为f0=1/(2π√LC),这个频率下,电路表现为纯电阻性质。串联谐振电路在谐振频率处对信号呈现最小阻抗,因此可有效地选出谐振频率附近的信号成分。 并联谐振电路则由电感和电容并联组成,此时电路的谐振频率与串联谐振电路相同,但电路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最大。因为此时电路的感抗和容抗数值相等,相位相反,电路对外表现出最大阻抗,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谐振频率附近的信号。 选频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无线电通信中的信号筛选、音频系统中的音调控制、信号处理中的噪声抑制等。选频电路在工作时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选通,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则进行不同程度的抑制。 此外,选频电路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其频率选择性,即电路对于通带内信号的放大能力与阻带内信号的抑制能力。频率选择性好的电路可以更精确地选出需要的频率信号,滤除不需要的干扰信号。 选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通常会用到复数阻抗的概念,复数阻抗能够描述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特性,进而能够准确计算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总阻抗。而为了进一步理解选频电路的工作原理,还需要掌握相位关系以及RC、LC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相位变化。 在考研复习时,对选频电路的理解需要结合电路理论和实际应用。通过对选频电路理论的深入学习,掌握电路设计、分析方法,并能够利用公式、图表等工具来解决问题。 本章内容对于报考四川大学电路专业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重点之一。掌握好这一章节,不仅有助于在考研电路科目中取得高分,而且对将来在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也大有裨益。考生应当通过阅读教材、上课笔记、完成习题等方式来加深对选频电路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四川大学《电路》考研第十四章选频电路是电路分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电路理论的核心概念,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为电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9-10 15:45:09 1001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