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包含 osg3.6.5 和 osgearth3.1 源码工程的下载链接,以及解压密码。OpenSceneGraph (OSG) 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 3D 图形工具包,而 OSGEarth 则是基于 OSG 的地球可视化插件。该源码工程不仅包括 OSG 和 OSGEarth 的源代码,还包含了必要的第三方库,方便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和深入研究。; 适合人群:对 3D 图形开发、地球可视化技术感兴趣的开发人员,尤其是有一定 C++ 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 OSG 和 OSGEarth 内部机制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开发者可以利用该源码工程进行 OSG 和 OSGEarth 的二次开发;②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阅读和修改源码来探索 3D 图形渲染和地球可视化的实现细节。; 其他说明:请确保从合法渠道获取并使用该源码,遵守相关开源协议。下载链接为百度网盘,提取码为 osgb,解压密码为 qazsew_osg。
2025-07-15 20:16:24 224B OpenGL 开源项目 3D图形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100多种电源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及其应用场景,涵盖APFC、连续与断续模式、交错式和维也纳PFC电路。文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如电感设计选型和PFC电源管理IC的工作原理,还附有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PFC电路。此外,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不同类型PFC电路的特点和优势,如交错式PFC在高功率应用中的温控表现,以及维也纳PFC在三相电中的高效应用。作者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包括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PFC电路设计的基本技能。 适合人群:电子爱好者、学生、电源工程师及其他对PFC电路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初学者理解PFC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细节;②为中级工程师提供优化设计方案的实际指导;③为高级工程师提供前沿技术和创新思路。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鼓励读者通过实验和调试加深理解。同时,提醒读者在实践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025-07-15 10:27:26 330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OpenCV的光流特性提取技术进行人脸微表情识别的工程项目。首先解释了光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OpenCV中的实现方式,接着阐述了如何从连续视频帧中计算光流,进而提取面部特征。随后讨论了基于这些特征使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模型对微表情进行分类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关代码示例。最后提到了所使用的两个重要数据集SAMM和CAS(ME)2,它们对于训练和测试模型至关重要,但需要经过申请流程才能获取。此外还强调了遵守使用条款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对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那些想要深入了解光流特性和微表情识别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通过实际案例掌握OpenCV光流特性提取技术和人脸微表情识别的应用场景,如安防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目标是让读者能够独立完成类似的项目开发。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技术,同时提醒读者注意数据集的合法获取途径。
2025-07-14 17:30:21 615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LabVIEW软件工程师为应对无赖客户而开发的时间锁模块和三层数据加密验证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创建加密配置文件并写入系统时间戳来防止修改系统时间进行破解;利用客户公司名生成MD5哈希并与剩余天数结合生成动态激活码作为序列号;采用国密SM4、随机噪声字节以及字节位异或移位构建三层加密验证体系,确保只有逐层验证通过才能加载下一层解密算法。此外还提到了预留调试接口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LabVIEW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目的是防止客户拖欠款项或非法复制软件,保障开发者的权益。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破解,还能促使客户按时付款,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预留调试接口的重要性。
2025-07-14 15:05:39 3.6MB
1
XGigE IP是一种高速网络通信协议,专为通过以太网传输高速图像数据而设计。它基于GigE Vision Streaming Protocol,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领域,尤其是工业相机制造商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标准化通信协议。GigE Vision确保了各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能够在以太网环境中稳定、高效地传输图像数据,满足了工业级实时视频处理和分析的需要。 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描述电子系统硬件功能和结构的硬件描述语言。它允许设计师使用文本形式来描述硬件电路,随后可以通过逻辑综合转换为可实现的硬件结构。VHDL源码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性和强大的设计工具,使其能够设计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并可以针对特定硬件平台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优化。 在本压缩包中,还包含了基于AC701 FPGA板卡的完整参考工程。AC701是Xilinx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FPGA开发板,支持高速串行收发器、丰富的I/O接口以及灵活的逻辑资源。这一参考工程为使用AC701板卡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实际的案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XGigE IP和GigE Vision协议,以及VHDL语言在FPGA上实现图像数据的高速处理和传输。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参考工程学习如何设计、配置和调试FPGA,以及如何将其用于高速数据通信。 此外,压缩包中还包含了几张图片文件,虽然具体内容未知,但可以推测这些图片可能与AC701板卡的实际应用、相关接口或具体的工程实现有关。这些图片有助于开发者更直观地理解硬件设置和项目布局,从而更好地将源码和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物理实现。 XGigE IP和GigE Vision Streaming Protocol为高速图像数据的以太网传输提供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而VHDL源码为复杂硬件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描述工具。结合AC701 FPGA板卡的完整参考工程,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性能优越的图像处理和通信系统,进一步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
2025-07-13 18:46:03 467KB ajax
1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嵌入式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随着嵌入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于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行业的需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面试成功率,一本全面、系统的面试题库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题库资料《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笔试面试经验分享(应届毕业生)》针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旨在为他们提供一份详尽的面试准备材料。在这份资料中,不仅包含了大量嵌入式领域的专业知识题目,还包括了一些面试技巧和经验分享,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理解面试流程,准备面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题库内容的编排上,本资料涉及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编程基础、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协议、硬件接口及编程、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不仅覆盖了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笔试和面试中的常见问题,而且也深入探讨了一些面试官可能会深入挖掘的技术细节。 为了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资料中还特别准备了一些典型的面试题目,并附有详细的解析。比如,对于编程语言C/C++的深入理解,不仅包括基本语法的运用,还有内存管理、指针操作、文件操作等高级话题的讨论。同时,考虑到嵌入式系统与硬件紧密结合的特点,题库也包括了对常见微控制器和硬件接口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资料还涵盖了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应届毕业生展示了一些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面试技巧方面,资料整理了一些面试礼仪、简历制作要点以及常见的面试问题和回答策略。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应聘者在面试中更加自信、得体,从而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这份资料不仅是一份技术面试题库,更是一份全面的职业发展指南。它不仅能够帮助应届毕业生快速提升嵌入式领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增强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最终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公司,开启职业发展的新篇章。
2025-07-13 17:00:40 508KB 面试题库 c/c++
1
大气对激光传输产生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及光斑扩展等影响,严重限制了激光通信、激光测距等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全面开展大气信道中激光传输特性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主要研究建立了大气吸收、大气散射衰减效应理论模型及光强起伏、光束漂移和光斑扩展等大气湍流效应影响模型。在分析各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大气吸收、散射理论模型的仿真和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特性影响模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将对功率产生衰减;大气抖动引起的激光散斑效应、光束偏折和扩展效应将影响跟踪精度和视轴对准精度;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功率波动效应
2025-07-13 16:57:18 732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作者:张海藩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1 1.1 软件危机1 1.1.1 软件危机的介绍1 1.1.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3 1.1.3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4 1.2 软件工程5 1.2.1 软件工程的介绍5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9 1.3 软件生命周期11 1.4 软件过程14 1.4.1 瀑布模型15 1.4.2 快速原型模型16 1.4.3 增量模型17 1.4.4 螺旋模型19 1.4.5 喷泉模型21 1.4.6 Rational统一过程22 1.4.7 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25 1.4.8 微软过程29 1.5 小结31 习题132 第2章 可行性研究35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35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36 2.3 系统流程图38 2.3.1 符号38 2.3.2 例子38 2.3.3 分层40 2.4 数据流图40 软件工程导论目 录 2.4.1 符号40 2.4.2 例子42 2.4.3 命名44 2.4.4 用途45 2.5 数据字典47 2.5.1 数据字典的内容47 2.5.2 定义数据的方法47 2.5.3 数据字典的用途48 2.5.4 数据字典的实现49 2.6 成本/效益分析49 2.6.1 成本估计50 2.6.2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51 2.7 小结53 习题253 第3章 需求分析55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56 3.1.1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56 3.1.2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57 3.1.3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58 3.1.4 修正系统开发计划58 3.2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58 3.2.1 访谈58 3.2.2 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59 3.2.3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59 3.2.4 快速建立软件原型61 3.3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62 3.3.1 分析建模62 3.3.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62 3.4 实体-联系图62 3.4.1 数据对象63 3.4.2 属性63 3.4.3 联系63 3.4.4 实体-联系图的符号64 3.5 数据规范化64 3.6 状态转换图65 3.6.1 状态65 3.6.2 事件65 3.6.3 符号66 3.6.4 例子66 3.7 其他图形工具67 3.7.1 层次方框图68 3.7.2 Warnier图68 3.7.3 IPO图69 3.8 验证软件需求70 3.8.1 从哪些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70 3.8.2 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70 3.8.3 用于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71 3.9 小结72 习题373 第4章 形式化说明技术75 4.1 概述75 4.1.1 非形式化方法的缺点75 4.1.2 形式化方法的优点76 4.1.3 应用形式化方法的准则76 4.2 有穷状态机77 4.2.1 概念77 4.2.2 例子79 4.2.3 评价82 4.3 Petri网82 4.3.1 概念82 4.3.2 例子84 4.4 Z语言85 4.4.1 简介85 4.4.2 评价88 4.5 小结88 习题489 第5章 总体设计91 5.1 设计过程91 5.2 设计原理94 5.2.1 模块化94 5.2.2 抽象95 5.2.3 逐步求精95 5.2.4 信息隐藏和局部化96 5.2.5 模块独立97 5.3 启发规则99 5.4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102 5.4.1 层次图和HIPO图102 5.4.2 结构图103 5.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104 5.5.1 概念104 5.5.2 变换分析105 5.5.3 事务分析111 5.5.4 设计优化112 5.6 小结113 习题5114 第6章 详细设计117 6.1 结构程序设计117 6.2 人机界面设计119 6.2.1 设计问题119 6.2.2 设计过程121 6.2.3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122 6.3 过程设计的工具124 6.3.1 程序流程图124 6.3.2 盒图125 6.3.3 PAD图126 6.3.4 判定表127 6.3.5 判定树128 6.3.6 过程设计语言128 6.4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129 6.4.1 Jackson图130 6.4.2 改进的Jackson图131 6.4.3 Jackson方法132 6.5 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136 6.5.1 McCabe方法137 6.5.2 Halstead方法139 6.6 小结140 习题6140 第7章 实现145 7.1 编码146 7.1.1 选择程序设计语言146 7.1.2 编码风格147 7.2 软件测试基础149 7.2.1 软件测试的目标150 7.2.2 软件测试准则150 7.2.3 测试方法151 7.2.4 测试步骤151 7.2.5 测试阶段的信息流152 7.3 单元测试153 7.3.1 测试重点153 7.3.2 代码审查154 7.3.3 计算机测试155 7.4 集成测试156 7.4.1 自顶向下集成157 7.4.2 自底向上集成158 7.4.3 不同集成测试策略的比较159 7.4.4 回归测试160 7.5 确认测试160 7.5.1 确认测试的范围160 7.5.2 软件配置复查161 7.5.3 Alpha和Beta测试161 7.6 白盒测试技术162 7.6.1 逻辑覆盖162 7.6.2 控制结构测试165 7.7 黑盒测试技术171 7.7.1 等价划分172 7.7.2 边界值分析175 7.7.3 错误推测175 7.8 调试176 7.8.1 调试过程176 7.8.2 调试途径178 7.9 软件可靠性179 7.9.1 基本概念179 7.9.2 估算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方法180 7.10 小结182 习题7183 第8章 维护189 8.1 软件维护的定义189 8.2 软件维护的特点190 8.2.1 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差别巨大190 8.2.2 维护的代价高昂190 8.2.3 维护的问题很多191 8.3 软件维护过程192 8.4 软件的可维护性194 8.4.1 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194 8.4.2 文档195 8.4.3 可维护性复审196 8.5 预防性维护197 8.6 软件再工程过程198 8.7 小结200 习题8201 第9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203 9.1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203 9.1.1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203 9.1.2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205 9.2 面向对象的概念209 9.2.1 对象209 9.2.2 其他概念211 9.3 面向对象建模215 9.4 对象模型216 9.4.1 类图的基本符号217 9.4.2 表示关系的符号218 9.5 动态模型223 9.6 功能模型224 9.6.1 用例图224 9.6.2 用例建模227 9.7 3种模型之间的关系228 9.8 小结229 习题9229 第10章 面向对象分析231 10.1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231 10.1.1 概述231 10.1.2 3个子模型与5个层次232 10.2 需求陈述233 10.2.1 书写要点233 10.2.2 例子234 10.3 建立对象模型235 10.3.1 确定类与对象236 10.3.2 确定关联238 10.3.3 划分主题241 10.3.4 确定属性241 10.3.5 识别继承关系244 10.3.6 反复修改244 10.4 建立动态模型247 10.4.1 编写脚本247 10.4.2 设想用户界面248 10.4.3 画事件跟踪图249 10.4.4 画状态图250 10.4.5 审查动态模型251 10.5 建立功能模型253 10.5.1 画出基本系统模型图253 10.5.2 画出功能级数据流图254 10.5.3 描述处理框功能254 10.6 定义服务255 10.7 小结256 习题10256 第11章 面向对象设计259 11.1 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259 11.2 启发规则261 11.3 软件重用263 11.3.1 概述263 11.3.2 类构件265 11.3.3 软件重用的效益266 11.4 系统分解267 11.5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270 11.6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273 11.7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275 11.8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277 11.8.1 选择数据存储管理模式277 11.8.2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278 11.8.3 例子280 11.9 设计类中的服务280 11.9.1 确定类中应有的服务280 11.9.2 设计实现服务的方法281 11.10 设计关联282 11.11 设计优化283 11.11.1 确定优先级283 11.11.2 提高效率的几项技术284 11.11.3 调整继承关系285 11.12 小结287 习题11288 第12章 面向对象实现289 12.1 程序设计语言289 12.1.1 面向对象语言的优点289 12.1.2 面向对象语言的技术特点290 12.1.3 选择面向对象语言294 12.2 程序设计风格294 12.2.1 提高可重用性295 12.2.2 提高可扩充性297 12.2.3 提高健壮性297 12.3 测试策略298 12.3.1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298 12.3.2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299 12.3.3 面向对象的确认测试299 12.4 设计测试用例299 12.4.1 测试类的方法300 12.4.2 集成测试方法301 12.5 小结303 习题12304 第13章 软件项目管理305 13.1 估算软件规模305 13.1.1 代码行技术305 13.1.2 功能点技术306 13.2 工作量估算308 13.2.1 静态单变量模型308 13.2.2 动态多变量模型308 13.2.3 COCOMO2模型309 13.3 进度计划312 13.3.1 估算开发时间312 13.3.2 Gantt图314 13.3.3 工程网络315 13.3.4 估算工程进度316 13.3.5 关键路径318 13.3.6 机动时间318 13.4 人员组织320 13.4.1 民主制程序员组320 13.4.2 主程序员组321 13.4.3 现代程序员组322 13.5 质量保证324 13.5.1 软件质量324 13.5.2 软件质量保证措施326 13.6 软件配置管理328 13.6.1 软件配置329 13.6.2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329 13.7 能力成熟度模型331 13.8 小结334 习题13335 附录A C++类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337 A.1 面向对象分析337 A.1.1 需求337 A.1.2 建立对象模型338 A.2 面向对象设计339 A.2.1 设计类库结构339 A.2.2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340 A.2.3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341 A.2.4 设计其他类344 附录B 一个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设计347 B.1 设计规格说明347 B.1.1 外部编辑命令347 B.1.2 编辑命令348 B.1.3 输出信息349 B.2 概要设计350 B.2.1 正文文件350 B.2.2 两个工作模式351 B.2.3 数据元素352 B.2.4 过程353 B.3 概要设计结果353 B.4 详细设计356 B.4.1 数据元素356 B.4.2 控制数据元素357 B.4.3 编辑过程357 B.4.4 输入模式的过程359 B.4.5 编辑模式的过程360 B.5 详细设计结果364 B.5.1 编辑程序的详细结构364 B.5.2 类PASCAL伪码365 B.5.3 实现编辑程序的算法367 ### 重要知识点总结 #### 第1章:软件工程学概述 **1.1 软件危机** - **1.1.1 软件危机的介绍** - 软件危机指的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 **1.1.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 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定义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以及开发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等。 - **1.1.3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 引入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技术方法,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开发过程的规范化水平。 **1.2 软件工程** - **1.2.1 软件工程的介绍** -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 包括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等原则。 -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 - 方法学包括方法、工具和过程三个要素,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 **1.3 软件生命周期** -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细分为不同的阶段。 **1.4 软件过程** - **软件过程**是为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定义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 **1.4.1 瀑布模型** - 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 优点: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确保每个阶段产生的文档得到质量保证小组的验证。 - 缺点:过于理想化,不适应需求变化,灵活性较差。 **1.4.2 快速原型模型** - 通过构建原型系统来收集用户反馈,进而更好地定义需求。 -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情况。 **1.4.3 增量模型** - 允许分阶段交付软件产品,每次交付一部分功能。 - 优点是可以逐步完善软件,减少用户对新产品的抵触感。 **1.4.4 螺旋模型** - 结合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增加了风险管理。 - 特别适合大型软件项目,可以在每个迭代中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调整。 **1.4.5 喷泉模型** - 针对面向对象开发的模型,强调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 - 适用于需求不太清晰但能够逐渐明确的情况。 **1.4.6 Rational统一过程** - 是一种以用例为核心、以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式的开发过程。 - 强调软件架构的重要性,并且支持软件的持续迭代和增量开发。 **1.4.7 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 - 敏捷开发注重快速响应变化,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互动。 - 极限编程(XP)是敏捷开发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强调频繁的客户反馈和持续的重构。 **1.4.8 微软过程** - 微软公司基于其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软件开发过程。 - 包括详细的文档和模板,旨在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 第2章:可行性研究 -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 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操作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可行性。 - **系统流程图** - 用来表示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数据流动的图形表示法。 - **数据流图** - 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展示数据如何在系统中流动和被处理。 - **数据字典** - 定义数据流图中所有元素的数据集合。 - **成本/效益分析** - 评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计算项目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之比。 #### 第3章:需求分析 - **需求分析的任务** -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分析数据要求,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并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 - 包括访谈、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和快速建立软件原型等方法。 -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 分析建模是创建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而规格说明则是描述需求的形式化表示。 - **实体-联系图** - 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等内容。 - **状态转换图** - 描述系统状态及其转换的图形表示法。 - **验证软件需求** - 包括验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使用软件工具辅助需求分析。 #### 第4章:形式化说明技术 - **形式化方法的优点** - 可以精确地描述系统的规格,有助于发现早期设计中的错误。 - **有穷状态机** - 用于描述系统的有限状态及其转换行为。 - **Petri网** - 一种图形化的建模工具,用于描述并发系统的行为。 - **Z语言** - 一种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结构。 #### 第5章:总体设计 - **设计过程** - 总体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 - **设计原理** - 包括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模块独立等原则。 - **启发规则** - 为设计过程提供指导的原则和建议。 -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 包括层次图、结构图等工具,用于描述软件结构。 -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 根据数据流的特点进行软件设计,包括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等方法。 #### 第6章:详细设计 - **结构程序设计** - 是详细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程序的结构和流程。 - **人机界面设计** - 包括设计过程、设计指南等内容,旨在提高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 **过程设计的工具** - 包括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等工具。 -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 根据数据结构的特点进行设计,如Jackson方法等。 - **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 - 使用McCabe方法和Halstead方法等定量度量程序的复杂性。 #### 第7章:实现 - **编码** - 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并遵循良好的编码风格。 - **软件测试基础** - 包括测试目标、准则、方法、步骤等基础知识。 - **单元测试** - 针对程序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 **集成测试** - 在单元测试之后进行,测试模块间的接口。 - **确认测试** - 确认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的要求。 - **白盒测试技术** - 基于对程序内部结构的理解来进行测试。 - **黑盒测试技术** - 仅考虑程序的功能而不关心程序内部结构。 - **调试** - 定位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 - **软件可靠性** - 包括可靠性概念、平均无故障时间的估算方法等。 #### 第8章:维护 - **软件维护的定义** - 维护是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求而进行的修改活动。 - **软件维护的特点** - 包括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差异、维护成本高以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 **软件维护过程** - 维护过程包括评估需求、实施变更、重新测试等步骤。 - **软件的可维护性** - 可维护性是指软件易于维护的程度。 - **预防性维护** - 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维护措施。 - **软件再工程过程** - 重新设计和实现已有的软件,以提高其质量和可维护性。 #### 第9章: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 面向对象方法学以对象为核心,强调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 - **面向对象的概念** - 包括对象、类、继承、多态等基本概念。 - **面向对象建模** - 使用类图、对象图等图形工具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 **动态模型** - 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包括状态图、顺序图等。 - **功能模型** - 通过用例图和场景来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10章:面向对象分析 -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 - 包括需求陈述、建立对象模型、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等步骤。 - **需求陈述** - 明确系统应该做什么。 - **建立对象模型** - 确定系统中的类和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建立动态模型** - 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如事件序列、状态转换等。 - **建立功能模型** - 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通常使用用例图。 #### 第11章:面向对象设计 - **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 - 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 **启发规则** - 为设计过程提供指导的规则。 - **软件重用** - 通过复用现有组件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 **系统分解** - 将系统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于管理和设计。 -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 针对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进行设计。 -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 设计用户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 设计用于协调系统中任务执行的机制。 -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 设计数据存储和访问机制。 #### 第12章:面向对象实现 - **程序设计语言** - 选择面向对象的语言,如Java、C++等。 - **程序设计风格** -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测试策略** - 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等。 - **设计测试用例** - 根据设计文档和需求规格说明编写测试案例。 #### 第13章:软件项目管理 - **估算软件规模** - 采用代码行技术或功能点技术等方法。 - **工作量估算** - 使用静态单变量模型、动态多变量模型等技术。 - **进度计划** - 包括估算开发时间、使用Gantt图、工程网络等工具。 - **人员组织** - 不同类型的开发团队组织结构。 - **质量保证** - 确保软件质量的各种措施。 - **软件配置管理** - 包括版本控制、变更管理等。 - **能力成熟度模型** - 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 #### 附录A:C++类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面向对象分析** - 包括需求分析、建立对象模型等步骤。 - **面向对象设计** - 设计类库结构、问题域子系统等。 #### 附录B:一个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设计 - **设计规格说明** - 包括外部编辑命令、编辑命令、输出信息等。 - **概要设计** - 包括正文文件、工作模式、数据元素等。 - **详细设计** - 包括数据元素、控制数据元素、编辑过程等。 - **详细设计结果** - 包括编辑程序的详细结构、类PASCAL伪码等。
1
截止2022年年底20954家全国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企业名单
2025-07-12 16:46:47 3.4MB
1
在当今信息时代,通信工程作为技术发展的前沿,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理论学习来掌握专业知识是基础,但真正的技能提升还离不开实践操作。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生产实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让学生有机会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对通信技术的理解。本次以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为平台的生产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参与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全过程的宝贵机会。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烽火通信集团这个在通信行业享有盛誉的企业有了初步了解。作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之一,烽火通信集团提供了一系列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通过实习,我们开始认识到企业环境对于产品开发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市场中立足。更重要的是,我们亲眼目睹了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流程,从而对行业有了整体的理解,这为我们将来踏入通信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层面,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市场应用。烽火通信集团在实习期间向我们展示了多项先进技术,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以及智能网络技术等,这些都是当今通信行业的核心技术。在接触这些技术的同时,我们开始建立对通信产品的直观认识,尤其是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民用通信、军事通信等。通过实际产品的观察和操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指标背后的含义和应用场景的特殊要求。 实习工作中,我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直接参与生产线上的各项任务。例如,有同学在音圈制作室亲手处理音圈的生产流程,包括无水乙醇浸泡等步骤。在处理音圈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掌握力度和操作技巧,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废品率。这些实践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让我们了解了在职场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 同时,我们还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通信产品,如音响器、受话器和动圈式送受话器等。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到不同产品的特点和技术指标,例如YCZ45-1A音响器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或者SH-091受话器在恶劣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这些知识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专业认识,也拓宽了我们对于产品功能和市场需求的理解。 除了民用通信产品外,我们还深入了解了通信工程在军事领域的应用。TMT-4型坦克工作帽的设计,集成了气导式抗噪声送话器、电磁式受话器等先进组件,体现了通信技术在提供清晰通信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展示了通信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 整体来看,通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一段宝贵的学习经历。在烽火通信集团的实习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我们的实践技能。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任务,我们学会了如何独立工作和自我学习,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实习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培养了热爱劳动的精神,并且学习到了在社会和职场中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一段实习经历对于每个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07-12 14:17:32 26KB
1